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275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450篇
地球物理   51篇
地质学   118篇
海洋学   130篇
综合类   25篇
自然地理   5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断裂是具有复杂内部结构的地质体,是地下油气运移的重要通道。断裂可向空间各个方向输导油气,其中,纵向输导加侧向分流是断裂输导油气成藏的基本方式。在断裂活动周期的不同阶段,断裂输导油气的机制存在差异,特点也不尽相同;用圈闭充满度作为评定侧向分流强度的依据,分别比较储层、上覆泥岩、断层各要素与其相关性,综合评定认为上覆泥岩厚度是控制侧向分流的主要因素,储层厚度次之;总结认为,断裂输导具有“断-盖”联控的特点;珠一坳陷断裂输导成藏具有“双峰型”特征,区域性盖层与输导机制耦合控制了充注高峰分布。  相似文献   
122.
一个"移径北翘台风"的环流及结构特征   总被引:12,自引:8,他引:4  
吴德平  梁冰 《广东气象》2005,(3):7-8,13
0307号台风“伊布都”进入南海后一度西北偏西方向移动,但登陆前12h,移向突然折向西北,特别是登陆前3h移径明显北翘,直向偏北方向移动。通过分析大气环流形势、卫星云图以及雷达探测资料,发现副高轴“东落西抬”、副高减弱以及台风“9”字型螺旋结构改变均对台风的北翘有很好的指示作用。另外,副高控制下的“晴空区”有零星对流云发生,也对副高的减弱有很好的预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3.
对近年造成桂林台风暴雨的大中尺度环流背景形势作了分析,着重对比分析了尤特和黄蜂台风暴雨的热力、动力特征,对比结果表明:高空槽云系与台风倒槽云系叠加造成的暴雨远比单纯的台风环流造成的暴雨严重,说明中低纬天气系统的相互作用能造成暴雨的增幅。同时检验了日本数值预报产品对台风暴雨预报能力,结果表明:日本数值预报产品对台风环流本身造成暴雨有较好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124.
台风过程可使海洋悬浮物浓度的分布在短时间内发生极大变化,并影响海洋生态环境以及海洋资源的分布。受台风期间海洋观测数据的限制,台风过程对海洋悬浮物浓度的影响尚不明确。本文利用GOCI (Geostationary Ocean Color Imager,GOCI)卫星遥感数据,以2019年8月台风“利奇马”为例,对其过境前后东中国海表层悬浮物浓度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台风“利奇马”对闽浙沿岸的影响程度最大,使悬浮物质量浓度中高值(≥5 mg/L)覆盖面积和浓度平均值分别增大92%和62%,影响持续时间为4 d;对长江口附近海域的影响程度次之,使悬浮物浓度中高值覆盖面积和浓度平均值分别增大19%和17%,影响持续时间为3 d;对苏北浅滩的影响程度最小,悬浮物质量浓度中高值覆盖面积变化不大,但浓度平均值增大了30%,影响持续时间为4 d。研究结果表明卫星遥感数据可以量化台风过程对东中国海表层悬浮物浓度的影响,弥补极端天气条件下无法进行现场观测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5.
通过综合利用ECMWF提供的热带风场、气压场、高度场等资料,对24例影响广西的热带气旋环境流场和一些物理量特征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热带气旋的发生、发展都与赤道西风急流向东扩展或热带气旋东侧南风急流向北扩展有关;造成广西大范围台风暴雨的因素不仅取决于台风登陆地点和登陆后的路径以及中心是否直接进入广西内陆有关,而且还与副热带高压脊线的位置和面积指数、强度指数的变化关系密切。登陆台风在影响广西的过程中,其台风东侧的偏南风急流中心涌进广西和正涡度中心进入广西对产生大范围的暴雨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6.
利用两步变分反演方法,研究2006年第4号台风“碧利斯”,对照单部雷达资料和两部雷达资料的反演结果。结果表明:利用单部雷达资料不能很好的反演出台风的风场结构特征,而两部雷达资料在第一步反演背景场时,可以看出台风的涡旋特征。通过检验发现,此次台风过程的水平切向风在最大风速半径内部与Rankine模型相近,外部与Chen 3模型接近。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单部雷达的观测信息准确定位台风的移动路径,故在单部雷达资料第一步反演背景场时加入模型弱约束。反演结果表明,加入模型弱约束后,反演的背景风场就能看出台风的涡旋特征,通过第二步反演后与两部雷达资料结果相近;加模型弱约束的单部雷达反演结果与两部雷达反演结果间u、v分量的相关系数均在0.8或以上,2-7 km高度层u、v分量的均方根误差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127.
2008年“威马逊”台风期间海上大气波导时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 MM5数值模拟结果、天气图和卫星云图,系统分析了2008年“威马逊”台风引起的大气波导特征.本次台风过程中发生的大都为悬空大气波导,位于台风涡旋之外的西北部,台风越近波导高度、强度、厚度越大;同时数值模拟表明陆地地形对海上本次大气波导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利用大气波导这一特殊大气层结可以很好的评估和预测电磁波传播和海上探测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128.
“粤东”是一个被广泛运用的地名,然而在古代与当代的地理意义迥然不同。即使在当代“粤东”也有几种解释,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探寻“粤东”较为合理的地理意义很有必要,能够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文章首先根据历史文献,梳理了古代“粤东”一称地理意义的演变,然后以定量的方法统计当代学术界和媒体界对该词的使用。研究表明:由于古代“粤”的地理意义不断缩小,“粤东”的指代范围随之逐渐变小。当代“粤东”的地理意义至少有4种,以“粤东五市”最为学术界和媒体界认可。结合经济发展和自然地形特征,分析了当代“粤东”几种地理意义的优劣,最后提出“粤东”的统一定义:位于广东东部,包括潮州、汕头、揭阳、汕尾与梅州5市的区域。  相似文献   
129.
中国已获得湖相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要突破,但对于咸化湖盆环境泥页岩储集层特征的研究较少。作者对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古近系下干柴沟组湖相泥页岩储集层开展有机地化、岩矿组成、储集层孔隙结构等特征的研究。(1)研究区泥页岩有机质丰度在0.12%~1.35%之间,具有强烈的非均质性,有机质类型以Ⅱ型为主,氯仿沥青“A”含量较高。(2)泥页岩中碳酸盐岩矿物含量最高,平均27.8%,黏土矿物和石英含量次之,有38.2%的样品检测出硬石膏,反映典型的咸化环境特征。(3)扫描电镜观察有机质孔隙发育较少,形状不规则且孔径较大,粒(晶)间孔隙直径多以微米级为主,微裂缝宽多小于1μm;低温气体吸附测试显示,中孔提供了主要的孔比表面积和孔隙体积,氯仿沥青“A”的存在对样品孔隙结构产生影响。(4)研究区泥页岩储集层中黏土矿物含量低而脆性矿物含量高,与北美页岩气产层及四川盆地龙马溪组页岩储集层岩矿特征类似,易于产生裂缝,有利于页岩气的后期开采。  相似文献   
130.
Karstic bauxite deposits are widespread in Central Guizhou Province, SW China, and high-grade ores are frequently sandwiched with overlying coal and underlying iron-rich layers and form a special “coal–bauxite–iron” structure. The Lindai deposit, which is one of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karstic bauxite deposits in Central Guizhou Province, was selected as a case study. Based on textural features and iron abundances, bauxite ores in the Lindai deposit ar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of ores, i.e., clastic, compact, and high-iron. The bauxite ores primarily comprise diaspore, boehmite, kaolinite, illite, and hematite with minor quartz, smectite, pyrite, zircon, rutile, anatase, and feldspar. The Al2O3 (53–76.8 wt.%) is the main chemical contents of the bauxite ore samples in the Lindai district, followed by SiO2, Fe2O3, TiO2, CaO, MgO, S, and P etc. Our geological data on the Lindai deposit indicated that the ore-bearing rock series and its underlying stratum have similar rare earth elements distribution pattern and similar Y/Ho, Zr/Hf, and Eu/Eu1 values; additionally, all ore-bearing rock samples are rich in MgO (range from 0.16 wt.% to 0.68 wt.%), and the plots of the dolomites and laterites lie almost on or close to the weathering line fit by the Al-bearing rocks in Zr vs. Hf and Nb vs. Ta diagrams; suggesting that the underlying Middle Cambrian Shilengshui Formation dolomite is the parent rock of bauxite resources in the Lindai district.Simulated weathering experiments on the modern laterite from the Shilengshui Formation dolomite in the Lindai bauxite deposit show that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are important for karstic bauxite formation: Si is most likely to migrate, its migration rate is several magnitudes higher than those of Al and Fe under natural conditions; the reducing inorganic acid condition is the most conducive to Al enrichment and Si removal; Fe does not migrate easily in groundwater, Al enrichment and Fe removal can occur only in acidic and reducing conditions with the presence of organic matter.The geolog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 show that “coal–bauxite–iron” structure in Lindai deposit is formed under certain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i.e., since lateritic bauxite or Al-rich laterite deposited upon the semi-closed karst depressions, Si can be continuously removed out under neutral/acidic groundwater conditions; the coal/carbonaceous rock overlying the bauxitic materials were easily oxidized to produce acidic (H2S, H2SO4, etc.) and reductant groundwater with organic materials that percolated downward, resulting in enrichment of Al in underlying bauxite; it also reduced Fe3+ to its easily migrating form Fe2+, moving downward to near the basal carbonate culminated in precipitating of ferruginous (FeS2, FeCO3, etc.) strata of the “coal–bauxite–iron” structure. Thus, the bauxitic materials experienced Al enrichment and Si and Fe removal under above certain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forming the high-quality bauxi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